毕业前总感觉得做点什么来纪念一下大学生活。但鼠鼠这几年过的不甚精彩,只能从吃喝日常的边角中挑拣一些,拼凑成这篇蹩脚的文章,给大学画一个小小的句号~
偶然邂逅的一食堂
之所以把一食堂排在最前面,不是因为他的饭有多么好吃,也不是因为他的序号是一,纯粹是因为这是鼠鼠接触的第一个玉泉食堂(甚至是无意间发现的),同时也是承载了一段与前舍友美好回忆的食堂
鼠鼠大一大二在紫金港,某天去西湖做志愿者,回来的途中误入青芝坞,只感觉这边的路好难走,有很多的小坡,但是建筑很漂亮,就边欣赏边骑车,竟最后从西门进入了玉泉(我在逛的时候不喜欢开地图导航)。当时天色已晚,正好赶上饭点,又刚好看到马路旁边的坡道上有一个餐厅,秉承着来都来了的精神,就解锁了玉泉的第一餐!我忘记了当时吃的是什么,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对玉泉食堂是有些失望的(笑
23 年下半年(大四),这是个关键的时间点,紫金港时的舍友要准备考研,鼠鼠也在探索找工作,因为换宿舍和新舍友不是很熟,那段时间我们经常相约图书馆三楼,每天中午就去一食堂觅食。这个食堂是离图书馆最近的,我们经常从热能所那条路走过去,无论晴天雨天,边走边聊,从学习到未来规划,从游戏到 XP,都在这条道中随着风雨阳光一齐抛了出去。到了食堂,我们会统一去西南角的窗口打一份八块八的肉酱饭,找一个最近的空位坐下,开始享用这也许并不是那么可口的“美食”。这样一盘饭阿姨会分成三部分,最两边是包菜和肉酱,中间是西红柿,我总是喜欢包菜那部分放到右手边,从它开始吃起,似乎有种万事开头难(或者是抖M)的心理在作祟。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,最后他考研失利,我选择岩壁,待到 24 年他走了,只剩下了我一个人,我就再也没有来过这个食堂。
早餐的不二之选,靓园
虽然标题写的是早餐,但我因为种种原因只能给到这张照片了,原谅我把图文无关的事情又做了一遍。
靓园的早餐我感觉是玉泉最好的,有很多我爱吃的食物,比如油条、豆浆、葱油拌面、热干面,尤其提一下葱油拌面,比四食堂的好吃 N 倍,还有前阵子出来的热干面,也很值得品尝(但似乎很容易卖完)。靓园唤醒了我早起吃早饭的习惯,也间接的让我在岩壁艰难的时光没有选择在宿舍沉沦,当早上骑车经过靓园时,阳光还会偶尔奖励一幅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,伴随着食物给我一天的动力。
说到靓园还有一个自嘲的小笑话,鼠鼠在大学期间和哪个女生交流最多,答案是玉泉油条窗口的阿姨,每天早上都是固定的,“一根油条,一碗淡豆浆”,“OK,谢谢~”,堪称是机器人般的对话行为,阿姨视角我可能就是地球 online 固定刷新的一个路人 NPC 吧(笑)
民族餐厅的奇妙套餐
民族餐厅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我感觉就是拉面,但是这样吃还是太单调了,有没有更好的打开方式呢?有的!@lazysheep 同志在 2023 年的 11 月 11 日开创性的找到了拉面的最佳伴侣,烤鸡肉!冬天来这么一份实在是享受了,那段时间快速长膘,实在拜老哥的传奇配方所赐。我没有仔细统计过账单,但我感觉清真食堂很有可能是我消费最高的食堂,离宿舍比较近,我又很喜欢吃面,价格也相对适中,综合起来应该就是他没错了。
情绪的杂糅,怡膳堂
22 年年中刚搬到玉泉时,怡膳堂还没有装修,我记得那时候面食窗口有很多种类,比如热干面,牛肉面之类的,我非常喜欢,但暑期他关闭后,直到 23 年底再也没有开放营业,再来时怡膳堂已经焕然一新,之前模糊的记忆就这样被覆盖掉了。新食堂第一感受就是贵,随便点一点就上了 20,消费水平直逼紫金港银泉餐厅(),这导致我很少来这里吃饭,一般都是某天心情大好或者完成了什么大活,来奖励自己一下,比如和同学绕西湖骑行,或者去钱江大桥放风之后,我们都会来这里吃点夜宵,大学时光也随着这样活动开始倒数。
怡膳堂还有一个小火锅区域,我大学期间只吃过两次,一次是去年的这个时候,一次是昨天,两次都是离别,去年是送别我的那个舍友,今年是送别我的班长还有我自己。每次来这边点菜的时候,都会不自主的忽视食物的价格,也是,离别了当然要吃些好的,去 TM 的金钱,去 TM 的理性,今天啊,不“醉”不归,可惜又可恨的是我不会饮酒,心里的阴霾在吃完饭分别后又悄然爬上了心头,想到孑然一身,想到离开校园,想到毫无光彩的大学生活,我真希望此时能够醉倒,忘却这一切,能够和别人倾诉一下。现实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,我坐在路边,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同学在网上聊天,这样的情绪,还是要自己去消化啊,消化不了就将自己浸泡在这种情绪里,直到习惯麻木。
改造“失败”的四食堂
这里的失败是和怡膳堂进行对比的,因为我感觉改造前后没有什么区别,似乎只是餐桌和椅子有所替换,总体感觉中规中矩
麦思威餐厅
楼上可以点麻辣香锅或者自选的炒菜,这里很适合同宿舍来聚餐,楼下也有很多好吃的,不过我很少来,一般只是点杯饮料。这里偶尔会碰到之前认识的保研本校的同学,鼠鼠很羡慕,不太敢打招呼,如果感觉被冒犯很抱歉。
最后
我其实不是很会吃,大家称赞的菜,我在吃过后就毫无印象,而且吃饭速度很快,对美食来说简直就是暴殄天物,但临近毕业还是想要记录一下学校的食堂,毕竟这里的食物组成了我的日常,不够惊艳没有关系,未来的某天会想起些许滋味就已足够,它能让我再捡起大学生活的碎片,让我知道身后还有这样一个避风港,浙大,就是我的第二故乡!